关于志书收录谚语、风俗内容之浅见

 

刘绮平

 

 

    【摘  要】谚语和风俗是一个地方最基本的地情,也是一般大众在阅读志书时热衷一读的内容。如何通过对谚语和风俗的收录发挥志书的资政功能,是修志人员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从科学收录谚语、合理分类风俗两个方面进行论文,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修志  谚语  风俗

 

    以史实资料反映社会情况,或利于国治,或教育后人,此即为志书资治教化的作用。章学诚提出修志宗旨“有裨风教”。在志书的阅读使用中,相比于政治、经济、法律等专业性的内容,大事记、风俗、方言、人物等作为文史读物,是一般大众热衷一读的内容。谚语和风俗是一个地方最基本的艺术炼话和地情,历代史书与地方志都十分重视对谚语和风俗的记述为此,方志在收录谚语及风俗料时,有必要注意其精神意识,合理进行收录,避免与方志的指导思想或资治教化的作用产生冲突。首轮所修的志书,对谚语和风俗的收录,并不尽善尽美,尤其是把一些主题消极、思想落后的内容与主题积极、思想进步的混收一起,造成志书内容出现宣扬的主体精神不明确的弊端。鉴于此,笔者新一轮修志过程中,如何收录这两方面内容提出一些建议,请方家指正

一、科学收录谚语

    谚语是人民群众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经验、教训、知识、体验的总结《现代汉语词典》对谚语的定义是:在群众中间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作为各地方的口文化记忆符号,谚语以十分精炼活泼的口头语形式,记录了各地方的风土人情,汇聚了历史传承下来的生活方式、伦常法度、信仰观念等。谚语在世代相传中经过不断的修改,形成了其语言凝练、警策、表意精当、深刻透切特点。所以,在建国后首轮出版的志书中,都特别设立了“谚语”篇或章节。谚语包罗万象,按照其内容大概分为:农事类、自然类、事理类、社交类、生活类等。

    如果说谚语有褒贬之分,那么谚语也就有了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的区别。因此,志书在收录谚语时要做到科学区分。现以《顺德县志》谚语篇举例说明:

自然与农事类的:

红云上天顶,蓑衣唔离颈

春雾晴,秋雾雨,夏雾热,冬雾寒。

小雪满田红,大雪满田空。

大暑凉,秋后热。

一朝大雾三朝风,三朝大雾雨重重。

事理社交和生活修养类的:

闻过不如见过,见过不如做过,做过不如错过。

帮理不帮亲,责己莫责人。

学好三年,学坏三天。

瘦田无人耕,耕开有人争。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以上列举的几类谚语,可以说是经过人民群众的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总结概括出来的某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对后世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富于指导和训诫意义。对这一类思想意义积极、有教育意义、哲理性强的谚语,志书应该加重收入的力度和份量。

    当然,不可否认,被广泛收录的“谚语”有相当一部分是少数人的意愿,经不起实践的考验,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谚语固然好像一时代一国民的意思的结晶,但其实却不过是一部分的人们的意思。”现举例说明:好心吾得好报,好柴烧烂灶,好头戴烂帽。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好心着雷劈。人离乡贱。唔怕唔好命,至怕改坏名。

    从思想内容上看,以上列举的谚语与其“训诫”的特点是不相符合的。这些意义消极的谚语,不但不会对社会起到资治教化的作用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原则,志书最根本的指导思想。从感情色彩看,这类“谚语”多是讽贬世事,反映社会人性冷漠的一个侧面。诚然,它具有一定的真实性,是由少数人亲身经历后总结出来的,但毕竟不是大多数。从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来看,它并不是主流意识,宣扬“积德行善”才是社会的主流。如果用这种思想消极的谚语来教化民众,不仅不能使人从善,反而会对民众的人生观产生不利的影响。但由于此类谚语对研究某个时期的社会状况,如阶级压迫、人性思维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此,收录过程中,有必要另立一目,另行收入,别于那些思想积极谚语,这样比完全舍弃更符合志书的资料性

二、合理分类风俗

    风俗既是一个地方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域文化的重要体现。凡是衣食住行、休闲娱乐、人际交往、宗教礼仪、节庆假日、文化心理乃至生产样式等一切与人类生活有关的行为和习惯,都可称之为风俗。风俗概念古已有之,《诗序》载有“美教化,移民俗”,《孝经》里有“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汉书》亦有“上之所化为风,下之所化为俗”等。代中国认为风俗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故周王室设采风之官,巡行天下,了解民情民风,考察政治得失。汉代以后,历代封建王朝都觉得“为政之要,辨风正俗最其上也”,于是专设掌管风俗官吏,以礼俗治人,以礼俗教化人,以礼俗治理国家。

    风俗包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是人类生活的历史积淀,所谓“人居地,习以成性,谓之俗焉”,充分阐明了风俗的成因。作为一种广义的文化,风俗同样是植根于人民社会生活土壤,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形成发展,变为生活习惯,并通过人们不自觉的相互仿效得以延续,因而具备了大众性与传承性风俗既振兴当地经济文化活力因素,同时也能弘扬先进文化,因而成为历代志书收录的重点。王岐山同志强调:“民俗与现代文化、旅游业结合起来就是生产力。”既然可以作为一种生产力,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那么续志记述“风俗”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可以浓墨重笔。那么,应该如何对风俗进行合理的分类呢?

    翻看第一轮出版的志书,大多是从风俗所反映的内容上进行分类。如《顺德县志》就分为生活类、岁时类、礼仪类等。这种分类便于人们有目的的进行阅读。比如要了解七月七的风俗,那么就可以翻开岁时类进行查找。这种仅仅从类别上划分的方法,很容易把一些带有消极影响的风俗也混收在一起。以某省风俗志为例,其“行业职业习俗”一章中收列了“农事禁忌”、“林事禁忌”、“禽畜饲养禁忌”、“渔猎禁忌”、“商家禁忌”、“戏曲行业禁忌”六种。细读全文,内容多写忌讳之事。如“农事禁忌”记录有:    节日及每月初一、十五日,忌挑尿粪污秽,谓恐招来大旱。    浸种或插种时忌开口说话,盛谷种的箩筐用完后要倒置田头,忌箩筐口朝天。……浸种、插秧忌妇女在场……    忌日蚀、月蚀,认为是天狗把日、月吃掉,征兆灾年。村民要敲锣、打鼓、放枪,以示将“天狗”赶走。    “林事禁忌”有:    忌在屋的正门前种树,说在“口”中加“木”便成“困”,会使家人遭遇重重困难。    忌种榕树,说“容人不容树,容树不容人”,即“人生树死,树生人死”,迷信人树相克。    忌种斑竹,谓“一株斑竹千滴泪”,不吉祥。    其他的“禽畜饲养禁忌”等均提到这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禁忌”。从该省风俗志所设置的条目来看,“禁忌”不应放在“行业职业习俗”一章,或许在某种偶然的巧合下会出现“禁忌”所发生的情况,如“狩猎”时埋“山猪炮”后因孕妇在场没能炸响,而将原因归咎“孕妇在场”,是不符合逻辑依据。这种仍用迷信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的风俗,显然与今天昌明的科学违背。因此,在收录似类“禁忌”之类的风俗时,应单列章节,并说明此类古禁今不禁的风俗,是受一定历史条件的影响的

    笔者认为,如能先按照风俗对现阶段社会的指导意义进行初步的筛选,或者可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从而使风俗篇的资治意义得到更大的发挥。在筛选时,或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类是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可以为地方文化建设服务。如佛山的“行同济”和“秋色赛会”是独有的地方风俗,在记述时可以适当加重笔墨,既可以成为读者了解佛山的一扇窗户,也能够为政府部门提供很好的文化建设的有益参考;第二类是对人们生活有积极意义的传统风俗。比如清明节的踏青习俗、重阳节的登高习俗等。第三类是与现代社会文明产生冲突的风俗。比如丧葬风俗等,这类风俗或者可以用历史发展的方法进行记述。第四类是完全意义上的“陋习”。比如赌博、吸毒等。通过以上筛选,修志人员掌握了风俗的大概情况之后,将哪些应该加重笔墨、哪些应该另立条目进行说明的风俗分列出来,最后再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这样就避免了风俗混收的问题。

三、个人管见

    无论是谚语的收录,还是风俗的记述,作为一种民间文学形式,植根的土壤同样是广大民众,不同的是,由于地域的差别,各地地情的不同,所产生的谚语风俗就有了较大的差别,甚至会有对立的情况出现。方志是一部地情综合书在收录这些资料时,更需要有一个清晰的印记,避免各种可能产生的误会。在今后的修志过程中,收录谚语风俗的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透彻理解谚语含义,清晰划分谚语类别。谚语的产生大多是在一点认识、一条经验下概括出来的,相比今天的文明程度,农业时代的人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和概括难免存在局限性,有的谚语所要反映出来的含意甚至“并非全国民的意思”。对此,在整理收录谚语时,尤其要区分那些思想并不积极的谚语,更应审慎看待,严格选录。如上面引用的“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一句,可能它曾经反映出某一时代社会人际交往的阴暗面,但这仅仅是一小部分的内容,相比“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行善积德的传统美德,思想不积极的谚语会对人们的人生观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收录诸如此类的谚语时,可设出专类收录,以区别对待那些意义积极的谚语。若是志,笔者认为还要注意谚语的地域性差别。毕竟中国地域广大,一省各地的气候、土壤等地情条件各有不同,相比产生的农时经验、生活认知等也会存在差异,有些谚语可能同文异义。因此,省志在兼收并存各地谚语时,应当尽量注明谚语的地区出处,从而方便人们了解各地之间存在的不同。

    第,恰当评价风俗。志书书写原则是“述而不论”,这是大原则。但在风俗记述上,可适当给予评价。比如风俗产生的背景、含义的变化,以及其中蕴含的积极意义、对现代文化建设的有利方面。如上文所说的诸种“禁忌”,大多数是旧社会时期,人们无法解释某种现象而产生的敬畏心理,进而演变为一种迷信行为没有科学根据之所以能够继续留存,完全是人们世代相传沿袭下来的因此不能作为代表性的风俗收录入志。再如一些庙会赛会、民间传统祭祀活动等,现在看来是迷信的行为,但细致地加以分析之后,还是会发现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有些甚至还是很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佛山的北帝诞、秋色赛会等,加以恰当的评价之后,对本地的文化建设是有积极帮助的。因此,志书在收录风俗时,不妨加上只言片语,进行简单的评价,区别风俗利弊的两面性,以便于阅读者能够加以区分,当政者可以合理开发利用。   

    第,专设新谚语和新风俗的章或节。谚语、风俗不是仅仅存在于某个阶级或阶层的东西,而是各个阶级和阶层都存有一定的谚语和风俗。它们也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承袭,而是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地深化和生成新的内容,才使得传统谚语和风俗在诸多方面有了新的发展,赋予了许多新的内涵。因此,谚语、风俗的发展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新的意识不断融入到谚语和风俗中。比如石湾陶瓷的原始手工艺,从谋生手段、艺术创造变成现代休闲活动,虽然形式依旧,性质已经发生了改变。风俗是不断变化的,不仅原有的风俗在变化,如婚姻养育方面,自主婚姻、新式婚礼和由青年男女组成的新型小家庭出现;而且新的风俗和谚语也随着新事物的产生而不断涌现,如网络用语;源自农耕文明的春节、中秋等节日,在过去总是一家人团聚过节,现在一家人出外旅游的越来越多;春节期间挨门挨户拜年是一种习俗现在更多的则电话拜年、视频拜年所取代;还有外来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新风俗……所以,对谚语和风俗的记录,能只是原样的复制,而是应该推陈出新,按照志书记录的下限年,将一些新谚语、新风俗另设章节专门收入,方能体现志书与时俱进的特点。

    第四,主编或总纂要把最后关。主编决定志书的质量。一部地方志众手成书,所涉资料浩如烟海,如此大量而繁杂的材料,既有精华,有糟粕作为志书编纂过程的主持者,在统揽全书、笔削全志的合成阶段,只有以修志指导思想为原则,认真考察核实资料,用辩证的立场清除事实错误才能保证志书的准确性。对待谚语、风俗资料尤其应该如此。由于各地地情存在很大的差异,谚语和风俗更是五花八门,作为一部省志,更应该进行详细的考察分析。因此,主编或总纂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在面对各地谚语和风俗资料时,要充分听取各地编修者的意见,吸取营养,对这些资料要有舍有得,既能继承其中有价值的财富,又能保留存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志书的资料性,确保志书的质量,展现其积极作用。

    由此可见谚语和风俗是展现志书地方特色的重要内容,是体现时代特色的需要,也是地方志体现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需要。在今后的修志过程中大胆创新,类别有序,取舍得法,合理地收录“谚语”与“风俗”,以提高志书风俗篇的质量,实现志书资治教化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佛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佛山市方言志》,1992年内部刊物。

2.佛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佛山市风俗志》,1992年内部刊物。

3.佛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佛山市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高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高明县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顺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顺德县志》,中华书局1996年版。

6.广东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东省志·风俗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