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方志应深层次记述精神文明建设

  佛山市南海区方志办   

   

  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是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社会意识领域中的深刻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标记。第二轮新方志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特点及其战略地位的全面记述,既是对社会发展在意识领域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也是第二轮新方志应当承载的职责。新编地方志是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第二轮新方志在记述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要记述好精神文明建设,并且还要着重记述精神文明建设对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佛山市南海区是广东经济发展的“四小虎”之一,其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同级城市中也位居前列。追溯改革开放以来南海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及其作用在南海体现得较为突出,这一时代特点在第二轮新方志的编修中应当要得到充分的记述。在这里,笔者结合南海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及其对经济建设所发展的积极作用和第二轮新方志编修实践谈一点粗浅的思考与认识。

  首先,第二轮新方志既要记述好物质文明建设,也要注重记述好精神文明建设,二者不可畸轻畸重。

  第一轮新方志编修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个时期也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在当时中央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大政方针、全社会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社会背景下,第一轮新方志编修偏重物质文明建设的记述,再者,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建设所产生的促进作用及所发挥的社会效应,在改革开放之初的短短几年中也表现得不够明显,与物质文明相互促进的发展脉络也不很清晰,因此,第一轮新方志普遍存在对精神文明建设记述的内容相对薄弱的现象,对精神文明创建设活动几乎没有记述。南海第一届编修的《南海县志》也不例外。但是,在改革开放20多年后社会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回头去看南海这20多年社会发展所走过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物质文明建设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前提,精神文明建设又反作用于物质文明建设这一两个文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发展脉络就十分清晰了,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建设所发挥的促进作用已不容忽视。1986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大事,这一战略地位,决定了它必须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的精神文明建设。在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珠江三角洲,2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印证了中共中央这一高瞻远瞩的论断,南海作为“珠三角”的新星城市,20多年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因此,编修第二轮新方志,在记述好物质文明所得的成果的同时,也要充分记述好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果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这是第二轮新方志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充分记述南海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果,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南海第二轮新方志编修除编修省政府部署的《南海市志(1979~2002)》任务外,还规划编修53部部门(专业)志和18部镇(街道)志,包括了南海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南海区方志办还根据南海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在全省一直处于领先水平、并对当地经济建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实际,编修了《南海市精神文明创建志》专志,目的就是为了全面地、深层次地记述南海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风貌。此外,18部镇(街道)志也都设有专章记述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些做法都极大地加强了南海第二轮新方志记述精神文明建设的比例和分量,从一个角度展现了第二轮新方志浓烈的时代精神风貌和时代特色。在《南海市精神文明创建志》、《南海市科技信息志》等一批反映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和成果的专志的编修中,既记述了意识形态领域的精神文明建设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也记述了在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下取得的经济效益,使人们既看到南海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辉煌成果,又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物质文明的成果,这是南海第二轮新方志编修的一个特点,说明了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没有孤立的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是相互渗透的,二者共同反映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缺一不可,因此,第二轮新方志不可畸轻畸重,否则就不能全面反映改革开放社会发展的历程及其社会风貌。

  其次,第二轮新方志要联系社会发展的实际记述好精神文明对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及贡献,不应脱离经济建设来单纯记述意识形态的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不同时代的精神文明有不同的精神内涵,要求也不一样。社会主义新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是不但要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还要全面促进改革开放及经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在南海,精神文明建设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引导民营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后,南海以一种难能可贵的远见卓识大张旗鼓地开展“贺富”、“贺文明,树新风”等活动,引导农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1981年初,农民对富裕还在心存疑虑的时候,当时的南海县就大胆地开展“贺富”活动,县五大班子组成祝贺团,到先富起来的乡村和农户访富问甜,祝富贺富,把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好的乡村和农户树为先进典型,成为“光荣村”、“光荣户”,使全县其他乡村的农民消除顾虑,解放思想,想富,敢富。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贺富”活动对促进南海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导向和支持作用。此后,南海在开展文明户、文明村镇和文明企业创建活动的时候,始终都把“经济发展好”作为其中一条评选标准。“八五”期间,县委、县政府每年还在各镇之间开展“丰收杯”、“致富杯”、“振兴杯”、“创汇杯”等竞赛活动,以此来推动文明户、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的深入进行。1988年,南海县委政府对全县24个百万利润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情况开展实地调查,并将调查报告发到全县各村镇,使群众看到问题是什么,目标在哪里,也让广大农民认识到“富裕不等于文明”,以此带动全县乡村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文明同步发展。进入90年代,“贺富”活动演变成“贺文明、树新风”活动,由市(县)五套班子、文明委成员和有关负责人组成多个祝贺团,分赴市(县)文明村进行盛大的祝贺活动。这在南海农村又一次引起强烈的反响。在这样的社会大气候下,南海农村经济、民营企业迅猛发展,一跃而为南海的经济支柱。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南海涌现了一批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社会进步、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两个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范例。从1992年到2000年9年中,省委、省文明委4次在南海召开全省精神文明建设会议,将南海精神文明创建的经验向全省推广。与此同时,南海物质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经济发展一直位居全国经济百强县前列。充分记述南海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互促进、同步发展的历史进程,是我办提出编修《南海市精神文明创建志》的初衷。

  第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教育、科技、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本身也成为经济建设的一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与发展,教育科技文化这些领域也突破了传统的概念,开创了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因此,我们在第二轮新方志编修中设计这些专志篇目的时候,也十分注意结合实际设计篇目,如科技信息产业化和产业的信息化是南海现代科技事业发展的一个特色,因此在设计《南海市科技信息志》的篇目时设了“信息产业化”、“产业信息化”以及“科技创新体系”等专章,以充分记述南海现代科技走产业化路子及开创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理念。教育科技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不仅为物质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而且本身也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精神文明建设这种兼具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两重性,是第二轮新方志应该要加以记述好的一个时代特色。

    综上所述,第二轮新方志不仅要充分记述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还应该要以创新的思维和眼光去分析和把握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如何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这样才能深层次地记述好精神文明建设及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