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俗谱新章——佛山正月十六行通济

(一) 

  一年一度的春节,是民间隆重的节令习俗,行花街、舞醒狮、炸煎堆、油角、蒸崧糕,拜年贺岁…,欢欢喜喜过大年。春节正值农闲,贺年活动至正月十五元宵,节令习俗至此告一段落,人们即将迎来春耕大忙,或开工劳作,或外出经商,投入新一年的生产与生活。佛山自从建了通济桥,人们在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新一年开工劳作之始,为求一年顺景,首先“行通济”,祈求“无闭翳”(没有烦恼忧愁之意)。故此,正月十六行通济便成为佛山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行通济,无闭翳”亦成为佛山人所共知的俗语在民间流传。 

  佛山通济桥位于佛山城区东南角佛山涌,明代以前,佛山涌是东平河支流,过去,佛山涌是通往各地的主要水道,两岸屋宇林立,人口稠集,商业兴旺,交通频繁,但一河相隔,人们隔岸相望,全靠“横水渡”过河,来往十分不便。附近乡人发动捐资建木桥以通行。通济桥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午)、明隆庆二年(1568年)、明万历九年(1581年)多次由乡人捐资重修木桥。明万历九年重修后,木桥可通马车。后来木桥朽腐致毁。明天启五年(1625年),由里人李征问、李待问兄弟倡建并捐资,修建三孔木石拱桥,于天启六年(1626年)建成,桥长120尺,桥面用潭州红石铺砌,桥中以巨石为柱,桥两端有两条巨木作桥墩,并建凉亭于左畔,方便过往行人歇息。桥名称“通济桥”。明末进士李待问在《修通济桥纪略》中写道:“桥以通济名,必通而后有济也”。 

  民间流传有关建造通济桥的传说:原来,佛山涌岸边有座小茶馆,有一天来了个道士,手拿一个红布包袱,坐下后,叫来白酒一大埕,大碗大碗地喝酒,不一会就喝得酩酊大醉,只听他口中不停地念着“通吾困,济吾贫”这句话,昏昏沉沉地边说边走出茶馆而去。有人看见那道士化作一道金光向远处飘去。道士走后,人们发现那道士喝酒的桌子上,留下了一个红布包袱,打开包袱一看,原来里面全是白花花的银子。众人认为这银子一定是仙人所赐。再想那道士唸着那句“通吾困,济吾贫”之意,是要我们在此地修建一座桥梁,解决群众来往不便之困苦。于是决定用道士留下的银子,重建了一座木石三拱新桥。新桥建成,用道士“通吾困,济吾贫”那句话前面的“通”、“济”二字,取桥名为“通济桥”,以应通达济世之本意;又因桥的两端各有土地社坛“通运社”与“南济观音古庙”,社坛与古庙都是过桥先后必经之处,故取“通运社”之“通”、“南济观音庙”之“济”二字作桥名,因而通济桥又有“先通然后有济”的寓意,正合“通达济世”的建桥本意。 

  正月十六行通济习俗始于何时不可考,因有通济桥才有行通济习俗。习俗既成,使通济桥一带更加繁华兴旺。旧俗行通济,妇女求子者,必先到供奉白衣观音神像的南济观音庙参拜观音,祈求观音赐子。观音像前高掛一个灯笼,吊垂着红白两种颜色的布带,祈福者在庙祝的指引下,闭着双眼随手扯下一条灯带,据说扯下红带子生女,扯下白带子生男。通济桥畔旷地,拉起大光灯(煤油灯或汽灯)摆摊,有择色仔的、卖武耍杂技的、卖药的、卖香烛衣纸的…五光十色。十六日晨,人们手拎生菜香烛过通济桥转运,下桥后经通运社(土地神坛)化燃香烛衣纸祈福,带着美好的祈盼归家。 

(二) 

  通济桥历经数百年,行通济的习俗也沿袭数百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城市建设和交通事业的发展,通济桥于1958年改建为水泥混凝土单孔拱桥,1960年改建为公路桥,桥虽然改貌,但佛山人行通济习俗不改。但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有一段时间人们不敢大胆行通济了。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后,行通济习俗又在民间盛行起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佛山市政府顺应民意,新建了通济桥,为三孔石桥,于2001年1月落成。 

  新通济桥的建筑,充分考虑和传承民间行通济习俗的寓意。原通济桥上,按佛山当押行业“九出十三归”的行例设计桥的步级(“九出十三归”:当押铺付出9分押金给当物人,赎回原物时要付13分利钱,即小钱出,大利入之意),上桥一端的台阶为九级,下桥一端的台阶为十三级。传统行通济习俗,先步上十三级台阶上桥,经过桥面,再踏九级台阶下桥,此即出“九出”;绕一圈后,再步上九级台阶上桥,踏十三级台阶下桥,此谓之“十三归”,一路通顺转个好运后,带着“无闭翳”的美好祈盼归家。新建的通济桥虽末建石板台阶,只用水泥条,模拟传统的九级和十三级台阶以保留“九出十三归”的本意。只是由于道路的改变,以及交通安全等因素,行通济时只能经牌坊踏“九级”上桥,再过“十三级”下桥,顺序一次通过,不再绕圈过桥。因此,台阶级数的方向作了调整,但也不违九出十三归的本意。人们在新春活动结束时,举家老少欢欢喜喜行通济,祈求一年顺景行好运。 

  群众行通济,更加突显了“行通济,无闭翳”,祈求合家安康、诸事顺遂、国泰民安的心愿。过去一些带迷信色彩和不安全的烧香焚烛旧俗已经废除,代之更加喜庆、欢乐的形式。正月十六凌晨至正月十六日清晨,前往行通济的群众络绎不绝。群众多在桥头或桥尾买两颗有头生菜带回家,敬奉在祖先神位后煮斋合家吃用。生菜,与“生财”谐音,佛山民间俗称“胜意菜”,是“生财”、“万事胜意”之物,有行通济,买生菜,顺顺利利、万事胜意的好意头。改革开放后,一些商贩看中商机,开始售卖用竹纸制作的“风车”。“风车”五彩缤纷,轻巧美观,又有时来运转、顺风顺景的好意头,而且又是小孩喜爱之物,故行通济者都乐意手拿“风车”过桥,后来沿袭成俗,取“一路顺风”、“时来运转”之喻。 

(三) 

  2001年新桥落成后,行通济活动,由有关部门牵头,以慈善为主题,各单位、行业、社团组队成数十个方阵,举办声势浩大的“元宵节慈善万人行”,行通济的群众达数十万人。2009年,行通济人数达70万人,创有史以来的新纪录,直至2015年,每年正月十六行通济的群众均在60—70万人。行通济不仅有佛山居民,还有广州及附近县市以及港澳同胞和外国友人。从元月十五日晚开始至翌日,通济桥一带成了五彩缤纷的风车海洋。仅十几个小时,数十万男女老少群众,人人春风满面,个个笑逐颜开,手拿各式随风转动的风车,一路欢声笑语,祝福声声,通过桥宽仅6.4米的通济桥而秩序井然,场面蔚为壮观,而且从未发生重大事故。更难得的是传统民俗融入了新的内涵——募捐善款献爱心的慈善公益活动并发扬光大,将“乐善好施、行善积德”的好风尚带进了传统民俗活动之中。2010年,佛山及辖下五区举行“广东扶贫济困日、佛山慈善万人行”。2012年2月6日,佛山市红十字学会与佛山传媒集团、佛山市慈善会等部门联合成立佛山公益慈善联盟,并举行温爱佛山——元宵慈善万人行活动,各界群众组成各有特色的方阵参加巡游表演。沿路有定点或穿梭于人群的志愿者和捐款箱,开展义卖和慈善义捐活动,参与群众十分踊跃,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弘扬慈善、传播文明”、“温爱佛山——通济天下”成为行通济习俗的主要内涵。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受邀参加了行通济慈善万人行活动,她兴奋地说:“在佛山这样一个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地区,经济发展好,应该把红十字会的内核(人道、博爱、奉献)变成社会的共识,行通济习俗动员了整个社会的力量,这太棒了,这是值得做的活动。”2013年2月24日,举行“温爱佛山——元宵慈善文化人人行”,市委书记李贻伟、市长刘悦伦还为慈善捐款作出特殊贡献的新明珠陶瓷集团等十家佛山公益慈善联盟企业,颁发了“传媒推崇的爱心企业”大奖,2015年行通济,群众捐助的善款就达二十多万元。 

  佛山人纯朴优良的民情风俗,安定祥和、热爱生活、向往幸福的社会新风已深入人心,助人为乐、慈善为怀的美德成为风尚。“行通济,无闭翳”,祈求国强民安,是佛山人特有的新春风俗。以慈善为主题的行通济习俗,已经成为影响深远、万世传承、独具佛山地域特色的良风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