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宜
( “郡马梁”是佛山镇显赫的氏族,民间有许多传闻,而梁焯是一位著名人物。但因史料有限,且众说纷纭,令人对他的真实面貌以及他对佛山的影响知之不多。笔者经过研究,撰写了一万七千多字的论文,现摘取其中主要内容,与方家探讨。)
一、关于“褒宠”牌坊
目前矗立在佛山祖庙前殿右侧的“褒宠”牌坊,原是座落仙涌铺的“郡马梁大祠堂”的牌坊,1972年迁移至此。大祠堂约在明代嘉靖初年由梁焯等族人所建,牌坊上有正德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的皇帝敕文,是对“礼部主客清吏司主事梁焯“的嘉奖,武宗朱厚照皇帝于正德十六年三月去世,由堂弟朱厚熜即位。按照明代的习惯,新皇帝登基当年保留前代皇帝年号,第而年元旦才开始使用新年号,故敕书理应由朱厚熜所颁。
二、梁焯其人
梁焯为郡马梁十三世。“郡马梁始祖在宋建炎年间由南雄郡出为程乡县尉,后卜居南海西雍乡。五世祖有梁节者尚宋亲王郡主赵氏,为郡马,故其族称郡马梁。”“梁节育有二子,六世祖长子梁淋仍居西雍,二子梁熹在元壬辰始‘迁居佛山岗头。”
明成化十八年十二月十二日,梁焯生于南海县佛山堡,字日孚,号象峰,“自少颖悟能文,庄重寡言”。梁焯22岁时,与兄梁爝一同受学于邓炳。邓炳为明代进士,顺德人。祖先邓愈是明朝的开国功臣,子孙世代享受爵禄,邓炳在嘉靖年间为广西按察副使,对梁焯的爱国思想和政治抱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5年后,27岁的梁焯应试,但“入格未录,遂补郡庠”。由府首曹桂山选取16名优等生在广州光孝寺馆同庠。梁焯与梁爝、黄佐、冯徵、霍韬、彭端遇(焯之妹夫)一同修学,这些人后来都在仕途、学问上大有作为。正德九年(1514年),31岁的梁焯考取进士第一名(会元),同科的霍韬名列第二,其兄梁爝列第三。
同年八月,梁焯候补吏部,父亲梁宗达去世,回家乡设庐守墓三年,竭尽孝道“三年疏食,足不履城邑”。其间,乡之子弟五十余人拜其门下聆听讲学。正德十二年(1517年),梁焯服满,即拜礼部主客清吏司,次年到任,主事提督四夷馆(即主管宾礼和接待外国使节)。
由于他严明纲纪,为政清廉,得罪了与葡萄牙使节关系甚密的当朝权臣江彬,屡遭打压。幸得同乡梁储、同门霍韬等曲护才免于难。不久皇帝朱厚照离世,江彬被处死,梁焯得新皇帝重用。嘉靖元年(1522)九月,梁焯因劳成疾,又闻弟梁燥噩耗,一病不起,乞准回乡。病愈后致力于修历世祖墓,整合宗族,“闭户著书,欲阐阳明之道于世”。可惜著述未成,竟于嘉靖七年(1528)七月十九日辞世,享年46岁。
建功立业,忠臣报国的理想在梁焯入仕前已树立,他在会考进士《问天以完节附张巡许远二子论》中,赞扬唐代守城大将的大将张、许为国捐躯,“正气勃勃塞乎天地,高风凛凛迈乎古今……于是乎,全纲常之大;于是乎,立人臣之义……是所谓成仁取义者。” 被督学江岁考赞为“有忠义气节”,列为第一。
梁焯为官,大体有三个特点:
(一)中正直谏,惨遭廷杖。正德十四年(1519年)三月,刚西巡归来不久的皇帝朱厚照又准备南巡,不理朝政,以修撰苏芬以下一百零七人力谏。梁焯更是言辞激烈,疏中有“以身垫銮舆”之语,又有以笏击煽动武宗南巡的佞臣江彬的激烈举动。震怒的武宗,对所有直谏者罚跪五日,各遭廷杖三十。江彬记恨梁焯,“督刑残酷”,“臀无完肤”。武宗到南方游玩了大半年,不慎落水病重,才启驾回朝。
(二)忠直行事,不畏艰险。梁焯在提督四夷馆主事近三年,整顿内部纪律,以身作则,大倡廉政之风。外国使节提起梁主事,行事都格外小心,不敢妄为。供职于四夷馆的多为纨绔弟子,与“夷人”暗中勾结,中饱私囊,梁焯因此得罪了不少人,皇帝宠信的江彬更百般刁难加害于他。葡萄牙使臣佩雷斯早就买通江彬,并不断进献奇珍异宝取悦武宗,其翻译火者亚三得以经常陪侍皇帝左右。佩雷斯目中无人,违禁携带武器进京,梁焯 “严其出入”,以法约束之,并上疏请求限制葡萄牙人登陆和私自交易。梁焯得知火者亚三提出购买东莞南头,作为葡萄牙人往来的基地,“入朝面斥与谋者”,使武宗难堪,江彬怀恨。火者亚三一行十多人直闯四夷馆挑衅,被梁焯令手下把他绑起来痛打。来四夷馆办事的外国使者私下说:“天颜犹可近,主事不可犯耶。”江彬派人去捉拿他,梁焯说:“我是职官,无旨岂能擅拿耶?”他知道江彬不会善罢甘休,安排家人疏散,自己准备以身殉职。京城为之感动,称其为“舍命主事”。
(三)殚精竭力,奉献朝廷。武宗驾崩,江彬、火者亚三被处死。世宗即位,褒奖梁焯等一批忠恳大臣,升梁焯为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委以重任:正德十六年主持武科试;七月中元盂兰节受命祭祀世宗父亲陵墓;嘉靖元年三月,两度奉旨盘查两京十三省解到兵器;四月督造在京七十二卫军册;六月巡视京城九门兼查军器点闸。因他办事格外尽力,终于病倒。
三、请辞归乡原因的推测
因为世宗是以武宗的堂弟身份继位的,继位不久,朝廷即发生一场“大议礼”之争。正统派认为,世宗应过继给武宗父母为子,把生父认作叔。另一派以同乡好友霍韬、方献夫以及自己最尊敬的老师王阳明为代表,认为世宗生父就是父,怎可以作叔?其实,两派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倒是尊崇自己的传统宗法观念,维护国家制度,还是支持师友们的新观念,使梁焯陷入两难境地。恰巧遇上身体欠佳等多种因素,梁焯最终作出了既尊崇自己的传统宗法观念,又保存师友情谊的决定,请辞回乡。
四、追随王阳明,崇尚阳明理学
正德十二年冬天,梁焯携家眷经江西北上赴任。途中慕理学大家王阳明之名,聆听他的讲学。被“知行合一”的观念,“致良知”的教训,“天理”就是“良知”,“心即是理”的思想,深深吸引。一度想留在此处潜心研习理学,放弃进京赴任,甚至把家属也遣回了家乡。后经母亲的再三催促和阳明先生的开导下,才恋恋不舍继续北行。他在晚年请辞回乡,一方面闭门著书,一方面讲学,四乡子弟慕其名学习阳明理学者不在少数,对阳明理学在岭南的传播起到了开拓性作用。
五、梁焯与南海士大夫集团的关系
在弘治、正德、嘉靖年间,在佛山及南海境内,先后出现了梁储、伦文叙、伦以训、伦以琼、伦以诜、方献夫、霍韬、梁焯等十几位官僚,他们之间同乡的认同感、相互提携的知遇感,以及通过互祭祖宗、联姻等方式而建立起来的感情纽带,使他们在朝廷为官中形成了牢固的利益集团,在作出重大决策时,他们的选择往往会保持高度的一致。
梁焯官从五品;从政不足五年。他却能凭借个人的人格魅力,把关系网发展到广东同乡、同门,赢得了无数地位显赫的当朝官吏和文化名人的友谊。梁焯终老家乡,王阳明派人为他选定墓地,为《象峰梁公忠贤谱志录》撰序。黄佐为他撰写墓表,在主持修撰的《广东通志》中立《梁焯传》。霍韬“独重梁焯,每经墓,必祭之”。大儒湛若水有《送梁职方入西樵》,记叙与梁焯“时相研讨,情谊弥笃”。
六、梁焯对其宗族的影响
在宗族社会,每个人都是属于他的族群的。族中出现了朝廷高官、文化名人、地方贤达,对于宗族在当地地位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梁焯在致仕归养的嘉靖年间,努力为宗族整合和提升出力:“焯聚其族人,修其谱系,饰其坟墓,稽其可考者也。”嘉靖初年,以梁焯为主要力量的梁氏家族创建了“郡马梁大宗祠”,由“巡抚李岳为宋郡马梁节立,王守仁题永思堂额。”又在祠堂前卜地建敕书厅、添置大宗尝田。嘉靖、隆庆两朝,地方官员屡旌其门,万历六年,佛山堡乡贤呈请广东府入祀乡贤祠得到批准。可见,梁焯不但个人在佛山享有很高的声望,而且使郡马梁氏在佛山的地位得到很大提高。
七、结语
梁焯是一位忠直无畏、内心坦荡,敢于担当的明朝官员,也是一位追求思想境界的理学家。虽然仕途坎坷,在职时间也不长,但却以他士人的品格赢得了朝廷官员和理学师友们的友谊,也赢得了家乡父老的尊敬和爱戴。几百年过去了,佛山人仍然通过凭吊“褒宠”牌坊来追忆纪念他。因文献资料中的记载都比较简略,希望随着历史资料的不断发掘和研究,人们能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位佛山著名的历史人物。
(作者:佛山市博物馆陈列宣教部主任、副研究馆员,原载《佛山史志》201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