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档案馆属综合性地方档案馆,是佛山市政府直属的处级文化事业机构,负责征集佛山市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各方面情况的档案、资料;接收市一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档案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档案,逐步采用现代化手段管理和保护档案,编纂、公布和出版档案史料,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积极主动提供档案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一)档案馆历史沿革
佛山市档案馆馆址在岭南大道12号机关大院4号楼,1983年6月由佛山地、市合并前的佛山市档案馆(以下简称原佛山市档案馆)和佛山地区档案馆合并而成。原佛山市档案馆成立于1958年11月20日,佛山地区档案馆成立于1958年12月。
原佛山市档案馆1958年成立时馆址在莲花路2号市人委机关二楼,1958—1964年归市人委办公室领导。1964后,属市委办公室领导。1967—1968年3月“文革”期间,市档案馆被撤销,档案干部2人下放,仅留1人看门守摊,档案馆工作陷于瘫痪。1968年3月—1978年7月,佛山市档案馆工作由市革委会办事组机要科代理,后来机要科改为机要档案科。1978年8月恢复佛山市档案馆,是市委办领导的科级单位。1981年5月市档案局成立,至1983年5月,市档案馆与市档案局合署办公。
原佛山市档案馆馆长为:董永香(1978.8—1983.5),副馆长先后为:黄爱群(1959.11—1962)、黄户行(1960.2—1962)、吴慧(1960.9—1966、1978.8—1983.5)、雷竹生(负责人,1968.3—1978.3)。原365bet足球开户局长林汝扬(1981.5—1983.5),副局长董永香(1981.5—1983.5)。
佛山地区档案馆1958年成立时馆址是大福路14号机关大院,开始称佛山专署档案馆,后称佛山专区档案馆,是专署科级单位。1965年6月成立专区档案管理处。1966年9月,佛山专区档案馆在高明市合水镇设置档案馆后库,将馆藏永久、长期保存的档案转移到后库保管。1971年后库撤销,档案材料搬回专区档案馆。1968年3月专区档案馆称地区档案馆,归佛山地区革委会办事处秘书组,由军代表直接领导。1980年10月成立佛山地区档案局,此后至1983年5月。地区档案局、档案馆一直合署办公,
1960年6月,陈兴玲、岑国森任佛山专署档案馆副馆长。1973年11月,岑国森任佛山地区档案馆副馆长职务,1976年2月程淑敏任副馆长。1980年10月成立佛山地区档案局,局长古如渊(兼,1980.10—1984.12),副局长程淑敏(1981.10—1983.5)、岑国森(1981.10—1983.5)。
1983年6月,原365bet足球开户和佛山地区档案局被撤销,市委办设档案科,原佛山市档案馆和佛山地区档案馆合并成新的佛山市档案馆。1984年9月撤销市委办档案科,成立佛山市档案处,档案处、档案馆合署办公。1984年12月,佛山市档案处改称365bet足球开户,档案馆由档案局管理。1985年8月,市档案局成为市政府直属局,档案馆归档案局管理。1994年9月,撤销市档案局,保留市档案馆为处级事业单位。2001年8月,组建365bet足球开户,为赋予行政职能的处级事业单位,局、馆合署办公。
佛山市档案馆馆长先后为:岑国森(1983.6—1990.8)、李北翔(1995.3—1998.9)、覃伟棠(2001.1—2003.7)、麦炎祥(2003.7—2010.9)、张永钊(2010.9— )。档案馆副馆长先后为:钱爱娴(1983. 6—1992.4)、董永香(1983. 6—1984.10)、何国强(1995.3—2001.8)、刘冬成(1997.9— )、覃伟棠(1998.8—2001.1)、张永钊(2001.8—2010.9)。365bet足球开户局长先后为:程淑敏(1984.12—1991.6)、李北翔(1991.6—1995.3)、覃伟棠(2001.8—2003.7)、麦炎祥(2003.7— 2010.9)、张永钊(2010.9— )。365bet足球开户副局长先后为:岑国森(1984.12—1991.2)、李北翔(1986.4—1991.6)何国强(1990.8—1995.3)、黄永光(1991.6—1995.3)、刘冬成(2001.8— )、张永钊(2001.8—2010.9)、冀方辉(2010.1— )。
原佛山市档案馆1958年成立时编制3人。1968—1978年,机要档案科工作人员3人。1978年市档案馆人员编制3人。1965年佛山专区档案管理处、档案馆人员编制6人,实有5人。1968年佛山地区档案馆工作人员3人。1980年地区档案局、地区档案馆编制8人。1983年两馆合并后工作人员6人。1984年市档案馆定编12人。1994年市档案馆定编16人。2001年市档案局、档案馆定编14人。至2010年底,365bet足球开户、馆定编15人(另政府聘员2人),内设办公室、档案管理科、监督指导科、编研科4个科室,有16名在职人员(包括政府聘员2人),全部学历为大专以上,其中副研究馆员1人,中级职称4人(其中馆员2人),助理馆员6人。
原佛山市档案馆建筑面积50平方米,1981年库房面积增至300平方米。佛山专署档案馆建筑面积200平方米。1966年佛山专区档案馆建档案后库600平方米。1983年地区档案馆与原市档案馆合并后迁入大福路14号市机关大院8号楼,建筑面积达到886平方米。现市档案馆于1992年6月迁入市机关大院4号楼,建筑面积3939.5平方米,其中档案库房面积1620平方米。库房按《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建造,可抗震、防盗、防火、防水、防潮、防尘、防虫、防鼠、防高温、防强光等。库房使用铁质箱柜和密集架,配备了消毒设备和自动消防系统,安装了空调系统,大大加强档案资料的科学、安全保管。至2010年底,档案局、馆还配备了防磁柜、档案修裱机、档案杀虫防霉机、电脑、复印机以及照相机、扫描仪、刻录机和打印机等相关设备。365bet足球开户、馆局域网已开通,在佛山市政府公众网上建立了市档案局(馆)网页,现行文件查询中心(http://wj.foshan.gov.cn)于2004年开通,市民可在网上查询现行文件和开放档案目录。
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档案馆多次受到上级档案部门的表彰奖励,如1996年被省档案局、省人事厅评为全省档案工作先进单位。佛山市档案馆1994年12月被评定为省一级档案馆工作达标单位,2002年12月被评定为省特级档案馆工作达标单位,2009年8月佛山市被评定为广东省档案事业发展综合评估先进单位。
由于多种原因,市档案馆曾经负责档案监督指导工作。原佛山市自1958年11月至1981年4月,20多年一直由原市档案馆兼管档案行政管理的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工作。佛山专区1965年6月成立专区档案管理处,设业务指导科,负责档案业务指导工作。佛山市档案馆1994年9月受市政府办公室委托,1998年1月被赋予行政职能,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二)馆藏档案综述
佛山市档案馆主要是接收、征集和保管地、市一级党政机关和市直副处级以上单位需要永久、长期保管的档案,市直撤销单位的档案,具有全地、市意义的革命历史档案、旧政权档案及有关的历史资料。到2010年底,馆藏档案268个全宗,档案16万卷15万件,折合排架长度2800米。馆藏资料9680册。馆藏档案最早形成于1914年,最晚形成于2010年(史料不在此范围)。重要档案包括:
1.民国档案。民国档案738卷,目录9本,这部分档案形成时间是1914—1951年。主要内容有:①中山岐关车路有限公司的档案。该公司修筑了岐关公路,其档案材料可反映中山市当时陆路交通发展情况,主要是岐关车路有限公司创办人大会、董事会议、公司征地、筑桥、修路、建厂房和开办交通运输业务的决案、函件,公司的规章制度、统计报表、业务单据等。②南海县档案。主要是关于教育、治安、邮电通讯等问题的材料,如南海县政府的函件、华英中学的文件。③广东银行传票、名册等。④同学录、通讯录、名册,如《青年远征军陆军第三十一军二○九师各团预备干部通讯录》等。⑤各种报刊。有《广州共和报》、《佛山商报》、全国性刊物《东方杂志》、南海县的《南海县政季报》、中山大学农科院的《农声》等。另有其他全宗民国时期档案15卷。
2.革命历史档案。佛山市档案馆于20世纪50年代末将收集到的革命历史档案原件移交给省档案馆。现存革命历史档案23卷,大部分是从省档案馆复印的。这些档案是珠江地委、粤中区党委、广阳地委、珠江纵队、粤韩边纵队、粤赣湘纵队、两广纵队等形成的档案。这些档案是反映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部队在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斗争的历史记录,对研究珠江三角洲的党史、军史有重要参考价值。市档案馆与省、市党史办已将其中部分材料编进了《珠江纵队史料》。
3.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进馆的文书档案。至2010年底,包括236个全宗,案卷6.8万卷又3.3万件,主要是中共佛山地委(含珠江地委、粤中区党委、地区军管会、地区革委等)、佛山地区行署(含珠江专署、粤中行署、佛山专署)、原佛山市委(市军管会、市革委)、原佛山市政府(含市人委)、佛山市委、市政府等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临时机构的档案,这些档案反映了解放后佛山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建设与发展情况,对研究佛山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各时期的历史有重要作用,是各部门编史修志、工作查考、学术研究、经济建设、宣传教育等的重要依据和指南之一。这部分档案都按照有关规范、标准进行整理,并且不断检查、不断改进。这些档案按档案馆规定的全宗号依次排列上架,编制有检索工具。
4.专门档案。至2010年底,这部分档案有36种,8.4万卷又11.0万件,包括纪检案件档案、公证档案、环保档案、审计档案、工商档案、人口普查档案、已故干部档案、地图档案、婚姻档案、教学档案和财务报告档案、勘界档案等。这些档案按有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整理,存放在专门的库房,有检索工具,同时进行纸质目录和计算机目录检索。
5.特殊载体档案。馆藏照片档案0.6万张,录音、录像档案367盒,光盘、荣誉实物档案、字画档案等。这些档案都经过重新整理,存放在专门的库房,有检索工具。照片内容主要包括:佛山解放、重大历史事件和巨大变化的纪实照片。其中佛山解放的照片较为珍贵,都是黑白照片;佛山市党代会、人代会、各种大型会议等活动的照片;中央和省的党政领导人到佛山市检查工作形成的照片;本市领导政务活动照片;佛山市外事侨务活动照片,记录了市领导及外国领导人的友好交流,如1975年加蓬总统到佛山参观,与日本伊丹市缔结友好城市活动中形成的照片;佛山市在不同时期经济建设发展变化的照片,佛山十年成就展览和石湾美术陶瓷展览的照片较齐全;佛山市创建卫生城市的有代表性照片;佛山风貌、名胜古迹的照片;反映佛山秋色和其它文化活动的照片等等。录音、录像档案和光盘存放在专门的档案柜,录音档案包括市委1999年至2005年重要会议的现场录音等。
另馆藏荣誉实物档案、字画档案。佛山市档案馆特藏室保存荣誉实物档案有市委、市政府、市政协和市直有关单位的部分奖牌、奖杯、纪念品等,同时作固定陈列展览,向社会公众开放。字画档案有中央、省领导和知名人士在佛山视察的题词、一些著名书画家的作品。这部分档案经重新整理,有检索工具。
6.名人档案。至2010年底,佛山市档案馆设立的名人档案库收集了22位名人的档案资料26卷又1475件,有检索工具。包括省、市领导李玉光、梁绍棠、卢汉超、徐萍华、吴志强、苏明实、黄龙云、陈云贤、林元和和刘海的政务活动照片、画册和作品;佛山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刘传、刘泽棉、梅文鼎、廖洪标、育种专家杨明汉、妇产科专家谢庆煌、社会科学专家萧君和和教育家邓泽棠的研究成果、简介、作品和荣誉以及社会对他们的报道等;援藏英雄许晓珠以及政法精英黄学军、陈建新和潘媚的荣誉和事迹的文件、证书、报道、书籍等。
7.史料。较珍贵的有《佛山忠义乡志》等。
(三)馆藏图书资料综述
佛山市档案馆至2010年底有图书、报刊资料9680本(册),图书资料目录11本。图书资料主要来源:一是接收原佛山机关图书馆的图书资料;二是向社会征集有关的图书资料;三是向书店和出版社购买的图书资料。市档案馆图书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分类和排架,共分综合性图书、政治(经济)、历史、档案、文化(教育)、佛山地方资料和其他7大类。馆藏图书资料按图书、期刊和报纸等几部分存放。报纸中较珍贵的是解放前的《新华日报》、《华商报》、《广州民国日报》、《东北日报》等翻印版。本馆收藏本市的《佛山文艺》和《佛山日报》(《佛山报》、《佛山市报》)等。
(四)汇编出版档案资料情况
为了更有效地为社会各方面服务,佛山市档案馆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组织人员对馆藏档案进行研究编纂,编辑出版多种档案参考资料。至2010年底,本馆通过自编和合编的形式编纂了近30项成果300多万字,有《珠江纵队史料》、《珠江、粤中革命根据地财政税收史料选编》、《中国共产党佛山市组织史资料(1921—1987年)》、《佛山市历届(年)市长、副市长、佛山市革命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名单(1949—1982年)》、《佛山市大事记(1949-1989)》、《佛山市大事记(1990-2000)》、《佛山市社会及经济发展基础数据汇编(1980-2000)》、《佛山市档案志》、《佛山市档案馆指南》、《佛山市档案工作大事记(1995—2000年)》、《佛山市上市公司》、《佛山陶瓷纵览》和《档案资政参考》等。
1992—2009年佛山市档案馆与市档案局、市档案学会坚持联合编辑出版期刊《佛山档案》140多万字。
(五)档案利用工作综述
佛山市档案馆接待利用者的日期和时间是星期一至星期五的办公时间。依照《档案法》和本馆的有关规定,馆藏档案分控制使用和开放档案。利用属于控制使用档案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持本单位的介绍信。佛山市档案馆档案开放范围是:开放建国前的历史档案资料;建国后满三十年的档案(未解密和控制使用的除外)分期分批开放。本馆开放档案向机关、团体、学校、研究部门和公民开放。到本馆利用开放档案有以下具体规定:机关和公民,必须持合法证明(介绍信、工作证和身份证等);港澳台同胞应由有关机关介绍;外国人(合外籍华人)应由有关主管机关介绍,经省以上档案局同意。
本馆设有阅览室,能提供电脑查找目录、复印、照相翻拍等服务。本馆一楼的特藏室将向社会公众开放。佛山市档案馆依法对符合规定的档案进行鉴定,佛山市档案馆建立了档案目录数据库,馆藏档案目录基本实现了电脑检索;并完成了文书档案245万页数字化处理,建立珍贵、重要及利用频繁纸质档案全文数据库,可实现部分馆藏档案图片检索。至2010年底,开放150个全宗文书档案2万卷,社会各界群众只要出具有效的证件,均可到市档案馆查阅利用已开放的档案。开放档案目录全部录入电脑,到进行计算机检索,方便社会各界人士的利用。本馆编制了各种检索工具,现有档案目录2580本,专题目录14本,档案馆指南1本等等,大大方便了利用者使用。已经录入计算机的档案目录160万条,利用计算机检索大大提高了查阅速度。
本馆提供档案利用的方式:一是提供档案原件;二是提供档案复制件;三是提供专题文件汇编。索取档案资料内容的方法是阅览、摘抄、复制、外借、咨询等。利用者必须证明利用者的身份和注明利用目的与范围,填写档案登记表;大量利用档案进行专题编研的,必须进行联系,取得同意,方可利用;利用机密档案,须经档案局、馆领导同意,必要时报请上级主管领导机关审查批准;利用者复制的档案(证明材料除外),一律由所在机关档案室保存,除经档案馆请示上级机关允许外,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布、陈列、展出或再行复制,保密的档案复制件应于使用后交回;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和外国学者(包括外国留学生)利用档案,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尽量以复制件代替原件提供档案利用,档案原件一般不得外借,经主管领导人批准方可定期外借。
佛山市档案馆持之以恒做好档案利用工作。据统计,1983—2010年利用档案3.8万人次,利用档案13.1万卷(册)次。利用效益比较突出的有: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平反冤假错案及80年代中期编史修志中,档案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为《佛山市志》和52部专业志提供了档案史料;为与佛山有关的各种活动提供了档案史料,如为中共佛山市委宣传部的展览《佛山巨变45年》、市委出版的《佛山五十年》画册和中央电视台纪录片《百年佛山》等提供了照片资料;为解决各种纠纷提供了依据,如新会县和斗门县关于赤鼻岛归属问题,又如顺德和珠海市关于围海造田土地归属问题,都在利用本馆提供的档案后得到圆满的解决;在1993—1994年和2001年两次机构改革中做好工作,为有关单位提供了大量关于机构设置、人员任免等方面的档案。2005年市档案馆利用馆藏档案和市委宣传部、市信息办联合制作的《佛山发展历程档案选展》(网络版),2009年佛山市档案馆以此为基础制作流动展览《佛山60年(1949-2009)——佛山发展历程档案选展》,社会各界人士近7000人到场参观。利用婚姻档案和知青档案工作为民生工作出了一些力。如为了更好落实政府的惠民政策,对馆藏民生档案电子目录进行详细著录,将下乡知青档案2.8万人的姓名标注在目录上,大大方便了广大老知青查找利用档案。除了在服务总台接待利用者外,市档案馆还通过预约查档、函电代查和网上查询等方式向社会提供服务。
近年,佛山市档案馆开设大中学生社会实习(践)基地,2006年和2009年与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学院)和佛山市第一中签订了教学实习基地协议,2006年至2010年接待华师实习生近100人。